高效压缩机扩产引发话语权之争
空压机网资讯:近年来,我国压缩机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各压缩机生产厂为了参与市场竞争,致力于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事实上,压缩机企业纷纷在高能效产品上扩能之举的背后是变频、节能产品的高增长趋势,节能家电产品的旺销拉动了上游高效节能压缩机销量的提升。
高效压缩机扩产
高增长促使高效压缩机产能全面扩容。
一般来说,空调销售旺季的到来正是压缩机行业淡季的开始。而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冷年却呈现出高调开盘的态势。压缩机企业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主要是因为下游空调旺销,致使库存偏低。
产业在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国内变频空调压缩机销量达1014万台,同比增长超过200%,新能效标准下的一二级定速空调压缩机销量增长幅度超过250%。产业在线分析师索晓芳指出,高增长趋势以及企业对生产线的扩建投入,促使高效压缩机市场产能全面扩容。
华意压缩发布公告称,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1亿元,将主要用于投资建设年产500万台超高效和变频压缩机生产线、年产600万台高效和商用压缩机等项目。
2010年海立股份也公布了非公开增发方案,拟募集资金逾5亿元,主要用于小型无氟变频压缩机改造扩能项目和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实施L系列超高效压缩机扩能项目。
此外,广东美芝也自2010年下半年起上马了4条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其中3条为变频压缩机生产线,1条为定速空调用旋转压缩机生产线。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向卫民自信地说:“2011年美芝冰箱压缩机销售有望实现650万台。3年内,美芝空调压缩机的累计产量会超过2亿台。”
华意压缩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变频压缩机是变频冰箱的核心部件,变频冰箱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变频压缩机在未来几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此次扩产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争夺更大主动权
空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掌握上游,也就掌握了主动权。
2010年变频压缩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变频空调市场的高速增长和普及。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如何与下游整机企业密切配合,实现产业的整体转型非常重要。为了掌控更多的话语权,整机企业纷纷努力向上游渗透。
美的以美芝为依托,在产业链上游控制核心技术。格力则通过凌达扩产加上与大金合作的方式布局产业链。长虹通过华意压缩在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领域进行整体布局。
市场的高速扩张需要以产能支持为前提,目前美的空调原有的生产基地已先后达到产能瓶颈,随着邯郸变频空调和高能效产品生产基地的建成,2011年,美的家用空调将实现总产能3300万套,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空调产品供应商之一。
据了解,凌达变频压缩机的年产能为300万台,而对于年销量有上千万套的格力而言,压缩机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外购,而外购压缩机对公司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及成本控制均有一定影响。
格力董事长朱江洪曾表示,格力将加大在空调压缩机和商用空调领域的投入,以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导者地位。当2010年10月凌达合肥工厂扩产后,变频压缩机生产线增加1条,产能有望再增加150万台,在压缩机配套类型与数量上进一步完善配套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有趣的是,长虹除了以3亿元认购华意压缩此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还投资近4亿元支持美菱增强豪华冰箱、环保节能型冰箱等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长虹连续出资数亿元参与增发,意在通过资本运作不断加大冰箱产业上下游的布局。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表示:“积极布局国内白电上游产业链,能使长虹白电掌握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点评
核心技术待突破
变频空调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压缩机上,拥有技术创新能力是压缩机企业发展的关键。随着变频空调技术的不断推新,对压缩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魏德清认为,目前全球80%的空调是由中国空调厂商制造的,但在高效变频化和新冷媒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下,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在一些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上还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变频空调所必需的驱动控制核心算法、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冷媒研究和应用等,此外产品同质化现象还比较突出。
2010年变频空调的加速普及,带动了压缩机企业对变频压缩机产品研发的热情,美芝、三菱、三洋、海立等压缩机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美芝双转子直流变频压缩机项目的成功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对直流变频压缩机的技术垄断,为空调厂家大力推广直流变频空调创造了条件。此外,美芝涡旋压缩机下线标志着美芝在压缩机开发创新上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美芝计划到2015年底,实现旋转压缩机年产销量5500万台,冰箱压缩机年产销量超过2500万台,涡旋压缩机年产销量超过120万台。
加西贝拉自主开发直流变频冰箱压缩机,并以高效化、变频化、小型化、模块化为压缩机的发展方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国内品牌在变频空调市场已经取得了绝对性优势,且整机产能仍在不断扩充。但国内大部分生产企业在变频核心技术,尤其是压缩机与主芯片方面仍依赖外资供应商。在与对手的比拼中除规模成本和销售渠道外,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使得行业本已偏低的赢利水平将面临更多风险。
其它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德耐尔@德耐尔空压机 空压机修订日期:2011-06-10
本文DENAIR版权所有,未经批准转载必究。
对此文章有什么疑问,请提交在留言本
(本文由德耐尔空压机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enaircompress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