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友”陈君立:让空压机流水线生产
双螺杆空压机网资讯:在创新的路上,“鸿友”一直在前进着。伴随着“鸿友”三次飞跃的,是陈君立无数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在“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中国空压机出口基地”温岭,有30多家小型空压机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占有量超过50%,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有谁能想到,在20年前,“鸿友”还是一间只为国营企业生产压缩机配件的小作坊。
陈君立就是“鸿友”的董事长。他告诉记者:“从生产配件到造出第一台小型空压机,从手动装配空压机到工人使用机械装配,再到小型空压机规模化生产,‘鸿友’经历过三次飞跃。”
伴随着“鸿友”三次飞跃的,是陈君立无数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小作坊主立下大志
小型空压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开始有了市场需求的。“木匠普遍装配了钉枪干活,这就要用到小型空压机。”谈起创业初的故事,陈君立却先向我们说起中国小型空气压缩机的发展史。“在1998年以前,我国的压缩机几乎全靠进口,其中小型空气压缩机每年的进口额约为3亿美元,那时候,谁都憋了一口气。”
那时,“憋了一口气”的当然也包括血气方刚的陈君立。“为什么只准外国人赚我们的钱?我们也要造空压机,还要出口到外国去!”
但那时候,“鸿友”做的还是机器的配件。一个小型空压机,180多个零件,一没有样品,二没有技术,一下子让雄心勃勃的陈君立犯了难。该如何下手?几番思量,陈君立从意大利进口了一台整机,愣是把这台机器拆了个“支离破碎”,把每个零件都研究过去,把空压机的构造原理摸了个透。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陈君立终于造出了第一台小型空气压缩机。“我们还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对空压机进行了改造,比国外进口的还好用。”
陈君立清楚地记得,第一台小型空压机,卖了1400元。
造出空压机的陈君立并没有满足,他的心里还念念不忘另一件事:让自己的空压机走出国门。联系客户,找外销门路成了那段时间陈君立的主要工作。1997年,陈君立第一次参加了广交会,令他想不到的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民营空压机企业参加过广交会,陈君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广交会上,他的空压机吸引了众多国外客商的驻足,同时接到了第一单出口委内瑞拉的生意,中国小型空压机“只进口不出口”的历史从此被改写。
豪华连锁摊位“惊艳”科隆
两年后,“鸿友”这两个字再一次大受关注。这次,地点改成了德国科隆。
事情还得从1997年的广交会说起。那次广交会上,陈君立的空压机不仅赢得了国外客商的关注,还吸引了北方一家著名的会展公司。在广交会上,会展公司的负责人找到陈君立:“既然你想要出口,德国有个著名的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为什么不去那里参展呢?”一句话,说到了陈君立的心里去。
那时候,广交会一个摊位的价格是12万元,陈君立估摸着德国那边的价该更高吧,加上食宿、翻译等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想到要打开国际市场,陈君立咬咬牙,给了那家展览公司50万元,让他全权负责安排。
哪里知道,科隆五金展的摊位只要2万元一个。我一下子给出50万元,北方那家会展公司以为‘鸿友’是家了不得的大企业,一下子在科隆买下了4个连锁摊位。后来我们才知道,就算是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企业,也只是买下两个摊位。”即使这样,钱还是剩下很多,于是北方展览
公司对4个摊位进行了豪华装修。误打误撞,1999年的德国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上,“鸿友”成了最耀眼的明星。
说起这件事,陈君立连连感叹自己是“傻人有傻福”,无意中搞出的排场,一下子打出了“鸿友”的知名度,也为“鸿友”接下来的传奇故事拉开了序幕。
价格战击退“八国联军”
科隆五金展突然冒出一家来自中国的民营“大公司”,令同行业的外国老板又惊又疑。惊的是“鸿友”的派头,怕的是来头不小,疑的是一向依赖进口的中国,一家空压机大公司的崛起,自己居然毫不知情。老外们商量了一番,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压低展品价格,给“鸿友”来个“下马威”,顺便探探这家中国公司的底细——如果可能的话,通过价格战让“鸿友”直接“out”,把它排挤出国际空压机市场。
第二天,所有的外国空压机展品价格全都从120美元降到了115美元。陈君立看在眼里,但他没有乱了方寸,立即还以颜色,将价格改成110美元。
第三天、第四天,外国空压机展品的价格每天下降5美元,“鸿友”同样每天降价——就是要比外国同行们的货低上5美元。
第五天,眼看着外商还要降价,陈君立大笔一挥,抬出一张价格牌:每台空压机65美元。这一下,外国老板们慌了神。65美元,已经低于他们中大部分企业的成本价了。本想教训一下“鸿友”,反倒被“鸿友”将了一军,临时结成的价格同盟成员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鸿友”这样一家小企业,何以能够在价格战中胸有成竹?陈君立道出了原委:“关键在于人力成本。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工人工资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大,一个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可以养活中国好几十个工人。就算是现在,我们的工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廉价的人工让‘鸿友’空压机占尽了成本优势。65美元,离‘鸿友’的成本价还是有一大截,而‘八国联军’受不了!”
一次难忘的技术交流
击退外商价格联军后的第二天,陈君立的摊位迎来了一位客户,这位外国老者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鸿友”的展品后,问陈君立:“你们的产品可以再便宜吗?”
“当然!”陈君立一指对面的摊位,说:“我们的产品永远比那个摊位的便宜5美元。”
外国老者笑了,他对陈君立说:“陈先生,我就是那个摊位的老板。”这一下轮到陈君立不好意思了。
对方说:“贸然引起价格战我们觉得很抱歉,您在价格战中的表现赢得了我们的尊敬。我想,我们可以化敌为友,寻求双赢。”
后来陈君立才知道,此人来头不小,他的公司是全球更大的空压机生产和销售企业——意大利ABAC公司。
对于化敌为友这件事,ABAC公司其实另有想法。陈君立一口气买下4个摊位的做法让ABAC将“鸿友”当成了大公司,接下来“鸿友”在价格战中的表现则令ABAC公司坚定了这个判断。ABAC公司认为,“鸿友”能在诸强围攻中屹立不到,价格底线远低于其他公司,一定是掌握了空压机生产装配的先进技术。因此ABAC公司提出,希望举行一次技术交流,对“鸿友”公司的空压机生产线进行考察,作为交换条件,ABAC公司将开放自己的生产线和装配设备,邀请陈君立一行参观考察。老头子还特别强调,双方都得毫无保留地向对方亮出家底。
“天上掉馅饼了!”这一提议正中陈君立的下怀。当时陈君立虽然掌握了小型空压机的制造技术,但仍然停留在手工装配的阶段。“那时候虽然会造小型空压机,但是还只能一个螺钉一个螺钉的手工装配,6个工人铆足了劲,一小时才装配10台机器。”
苦于没有高效装配技术的陈君立当即爽快答应。在意大利ABAC的生产装配车间,陈君立仿佛一块掉进水里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学习,并拍摄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四十五天造出机床
博览会一结束,陈君立怀揣着拍摄来的资料,连夜从北京直飞南京。他要依据这些资料,造出一台自己的装配机床。既然有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自然是越早越好。再者,60天之后意大利ABAC公司就要来参观,到时候总不能拿不出一点像样的东西吧?
陈君立找的是南京当时一家国有压缩机企业的专家。不料专家们一看资料,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行不行,这种自动装配技术依靠的是电脑,核心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想要造,起码得出100万美元进口配件。”当时的“鸿友”哪里出得起这么多钱改造设备。
吃了“闭门羹”的陈君立并不死心,我们造不出电脑,可以变通嘛。陈君立想到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于是陈君立第二次来到那家国有企业,这次他找的却是门卫。几番递烟、套近乎,陈君立问出了退休专家的住处。
第三次,陈君立终于找对了人,退休专家根据资料,针对国内实际,提出了一套装配机床的改造方案。没有配件,就从二手市场淘;一些部位要求电脑控制的,改造成机械操作。
经过连续45天的辛苦钻研,第一台组合机床终于出炉。这台组合机床虽然无法跟国外的先进设备相比,但还是将装配速度提高了12倍。
15天后,意大利ABAC公司老板兴致勃勃地带着一帮专家前来“取经”。当老外们看到鸿友的“先进技术”后,顿时大呼上当,却也被陈君立的聪明与勤奋深深地打动了。ABAC公司老板对着陈君立竖起大拇指说:“我知道,陈先生这台组合装配机床与我们ABAC公司很有‘渊源’,但是陈先生能够在短短60天内造出这样一台机器,我十分佩服。”参观过后,ABAC公司当即下了1000台空压机的订单,并留下随队的专家指导技术。时至今日,ABAC公司仍然与“鸿友”保持着常年业务联系。
老专家梦圆生产线
随着对外窗口的逐步打开,与国外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差距让陈君立越来越坐立不安,这使他再一次萌发了技术改造的念想。“要真正实现小型空压机的规模化生产,让自己的流水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次“鸿友”借力的是国内高校的科研机构。“空压机产线终端测试机”就是成果之一。在装配现场,记者看到,当“空压机产线终端测试机”将两根管线接上在流水线上移动的空压机后,屏幕上马上显示出了被检测机器的横剖面,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正是这台终端测试机,让“鸿友”实现了装配与检测的自动化,也让温岭成为了首个拥有自动化检测流水线的地方。
如今的“鸿友”,已拥有4条全自动流水线,每条流水线日产小型空压机1500多台,需要的工人只有30人。而在以前,同样的工序100个人每天只能完成300到400台。陈君立说:“现在的流水线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在ABAC公司所看到的水平,真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鸿友”等最早一批空压机企业的崛起,带动了整个泽国空压机产业的发展,最终令温岭获得了“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中国空压机出口基地”的称号。
“说起小型空压机之都的由来,又有一个故事,这是我今天讲的最后一个故事。”陈君立看了看窗外,笑着说。窗外暮色渐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听了一下午的故事了。
在申请“小型空压机之都”起初,中国空压机协会并不愿意将这个称号授予温岭。“中国现在生产空压机的企业这么多,凭什么要把这个称号给温岭呢?”协会的专家甚至连去温岭实地考察的兴趣都没有。
不肯将称号授予温岭,那是因为专家们没有亲眼见过我们的生产规模。陈君立告诉记者:“当时我心想,好歹得让他们来一趟温岭。我有这个自信,他们见过温岭的生产线后,一定会改变想法。”费了一番口舌后,中国空压机协会终于答应派一名专家来温岭参观。
事情果然不出陈君立所料。那名专家到温岭后,马上给协会总部连连打电话,“你们快点派人过来,我在温岭发现奇迹了!”
中国空压机协会秘书长高其烈老先生在参观了“鸿友”的生产线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多次在行业会议上说:“我一直有个梦想,梦想中国的压缩机能有一天像冰箱一样在流水线上生产,没想到在温岭实现了!”
如今的“鸿友”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在产品展示厅里,摆放了几十种不同的小型空压机样品。这些大如宽屏彩电,小如录音机的小型空压机全都是“鸿友”自主开发的,其中“ZWB-0.1/8”型无油压缩机等几个品种已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直联无油空压机”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鸿友”的出口主导产品。在创新的路上,“鸿友”一直在前进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往复式空压机中高压变频器的运用 空压机维修中增减垫片的作用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
作者:德耐尔@德耐尔空压机 空压机修订日期:2011-05-26
本文DENAIR版权所有,未经批准转载必究。
对此文章有什么疑问,请提交在留言本
(本文由德耐尔空压机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enaircompressor.com)